濱江鎮排澇一站拆建工程
江蘇省泰興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始建于1991年9月,是江蘇省首批省級經濟開發區之一,也是江蘇省沿江地區重點發展的15家開發區之一。被命名為“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基地”、“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中國精細化工(泰興)開發園區”、“國家火炬計劃泰興精細與專用化學品產業基地”、“中國精細化工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園區”、“江蘇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江蘇省化工新材料出口示范基地”。園區規劃總面積68km2,重點打造高端化學品特色產業園和新材料、日化、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非化工產業園,其中化工產業園在全國502家化工園區中列“20強”第7位,精細化工排第1位,呈現出“規模企業集聚、優勢產品集中、主導產業集群”的發展格局。開發區按功能定位分為“四園一中心”,即:化工產業園、化工裝備制造園、高新技術園、港口物流園、行政商務中心。這里,擁有全球最大的氯乙酸和酞菁顏料、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丙烯酸、亞太地區最大的聚丙烯酰胺、國內最大的連續法高品質氯乙酸、華東地區最大的環氧乙烷及衍生物等生產基地;擁有全國制藥工業百強企業、主板上市企業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內艦船用空調領軍企業江蘇兆勝集團等。
開發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統領,以加快完善現代產業體系為重點,做好創新轉型、綠色發展和能級提升文章。在確保創建成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示范園區、國家智慧園區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進程中,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文件精神為指引,加快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努力創建成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園區。
泰興經濟開發區發展日新月異,經濟建設迅猛發展。隨著工農業生產和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防洪排澇安全隱患和水環境惡化正逐步成為制約該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為提升開發區治澇、引水能力,根據《泰興市長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規劃》、《泰興市“十四五”水利發展規劃》、《江蘇省泰興經濟開發區治澇規劃》、《泰興經濟開發區水環境整體提升規劃方案》,擬在豐產河入江口、長江中路東側,原閘站位置東側拆建閘站一座。為保障沿江開發防洪除澇安全的需要,提高排水標準,落實相關規劃需要,濱江鎮排澇一站作為泰興經濟開發區排澇和引水的重要節點工程,需盡快實施。
工程主要內容為:①拆建閘站一座;②閘站出水涵涵身加固;③出水涵洞首改建(更換閘門啟閉機、保留原基礎拆建啟閉機房);④豐產河南側圓涵洞首改建(老涵洞向東側遷移)。
濱江鎮排澇一站工程采用閘站結合形式,閘站共4孔,中間2孔設自流孔,單孔凈寬3m,設計排澇流量為8m3/s,采用潛水軸流泵4臺套,總裝機功率為740kW。